中心成果 | 邓创 :中国金融安全的混频测度、外部风险溯源与“双支柱”政策调控

中心成果 | 邓创 :中国金融安全的混频测度、外部风险溯源与“双支柱”政策调控


发布时间:2025-08-23 09:14:36 作者/出处:

近日,吉林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邓创教授与吉林大学商学与管理学院博士生杨晨龙、河南师范大学商学院谢敬轩讲师的合作论文“中国金融安全的混频测度、外部风险溯源与‘双支柱’政策调控”发表于《国际金融研究》2025年第8期。

《国际金融研究》是中国国际金融学会会刊,由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国际金融学会主办,在国际金融研究领域具有广泛影响力,已成为我国政府和智囊部门、监管机构、学术界、实务界等进行国际金融问题研究及决策时的重要参考。

论文概要

 

统筹开放与安全是新时期织密织牢金融安全网、完善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的必然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金融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关键组成部分,对保障经济社会稳定与高质量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尽管金融开放并非金融风险的根源,但放宽市场准入条件与拓展外资金融机构业务范围可能通过全球避险情绪及风险溢价波动等渠道加速外部风险的跨境传染,进而威胁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在确保金融安全的政策设计中,有必要根据外部风险因素对金融安全的影响效应,设计兼顾短期外部风险抗御、长期金融安全可持续发展的政策组合调节机制。相关研究工作对完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与政策协同体系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该文作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跨周期和逆周期结合下的金融安全维护研究”(22JJD790066)的阶段性成果,综合使用混频分层动态因子模型与模态分解技术,实现了对中国金融安全状况的混频测度,并在高水平开放背景下利用可解释机器学习方法追溯威胁中国金融安全的短期与中长期主要风险因素,进一步检验安全维护和风险防控双重目标下“双支柱”政策框架的调控效果。研究发现:第一,随着高水平开放进程的持续深入,中国宏观金融主权与金融体系抵御韧性的中长期表现稳步向好,总体金融安全和金融体系服务能力呈现小幅波动态势。第二,输入性通胀冲击对总体金融安全的短期和中长期影响更为显著,而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是威胁宏观金融稳定、宏观金融主权、金融体系服务能力与抵御韧性的中长期主要风险因素。第三,“双支柱”政策调控有助于维护金融安全,其中,宏观审慎政策在提升总体金融安全与宏观金融主权等方面的调控效果相对较好,货币政策则更适合平抑主要风险因素的短期负面影响。

作者介绍

 

邓创,吉林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吉林大学商学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知网TOP1%高被引学者,CSSCI集刊《数量经济研究》编辑部主任,中国数量经济学会理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社会经济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技术创新与战略管理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常务理事,中国经济学年会宏观经济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吉林省未来研究会常务理事。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科技部高端外专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吉林省社科重点项目、吉林省教育科学研究重大项目等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10余项,在《国际金融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统计研究》《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财经研究》以及Finance Research Letters、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计量分析。

杨晨龙,吉林大学商学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以除导师外一作或通讯作者身份于《国际金融研究》《统计研究》《国际经贸探索》《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等CSSCI期刊发表论文5篇,研究方向为金融稳定与宏观审慎监管。

谢敬轩,河南师范大学商学院讲师,主持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计划、河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等课题,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于《国际金融研究》《国际经贸探索》《经济问题探索》、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conomics & Finance 等中英文期刊发表论文近10篇,研究方向为金融稳定与跨境资本流动风险管理。

论文引用

邓创,杨晨龙,谢敬轩.中国金融安全的混频测度、外部风险溯源与“双支柱”政策调控[J].国际金融研究,2025(8):20-33.

 



课题组相关文献延申阅读

  1. 邓创,杨晨龙,谢敬轩.“双循环”背景下我国金融稳定的新特征与输入性风险因素防范应对[J].统计研究,2025(7):30-44.

  2. 邓创,杨晨龙,吴健. 中国住房价格变动风险的非对称传染与杠杆调节效应[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4(1):133-149.

  3. 邓创, 吴健, 王哲. 外部不确定性冲击的来源甄别及其对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23(7):5-26.

  4. 邓创, 吴健, 杨晨龙. 外部经济、金融不确定性会降低中国货币政策独立性吗[J]. 财经科学, 2023(6):1-15.

 

 

阅读次数[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