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成果 | 隋建利:从“脆弱性”到“韧性”:中国经济在险增长的脆弱性溯源与韧性解构

中心成果 | 隋建利:从“脆弱性”到“韧性”:中国经济在险增长的脆弱性溯源与韧性解构


发布时间:2024-06-06 08:40:34 作者/出处:

      近日,吉林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隋建利教授与其博士生吕文强的合作论文“从‘脆弱性’到‘韧性’:中国经济在险增长的脆弱性溯源与韧性解构”发表于《中国工业经济》2024年第4期。

  《中国工业经济》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工业经济研究所主办,应用经济学和管理学类的综合性权威理论刊物,重点覆盖国民经济、产业经济、工商管理等学科领域,专门刊发以重大前沿理论和现实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前瞻性、引领性、规范性的优秀研究成果。



论文概要


本文基于多维脆弱性信息集预测中国经济增速分布,继而监测经济在险增长的动态演进脉络。在此基础上,通过对风险来源进行时变贡献分解,实现在险增长的脆弱性溯源。进一步,构建L型收缩与U型抵抗的分型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从韧性结构、收缩规模以及抵抗能力等多重视阈,系统性解构在险增长的经济韧性。研究发现:①在险增长具有显著的“事件驱动”特征,在极端事件冲击下,在险增长表现出明显的下行态势。此外,经济增长尾部风险存在显著的非对称性特征,当经济下行风险升高时,经济上行风险同样明显增加。这不仅意味着中国经济“危”中存“机”,而且说明中国富有转危为机的强大韧性。②在险增长的脆弱性溯源结果表明,信贷投资与地方政府债务的正向驱动贡献日渐下降,股价波动仅在金融危机和股市异动时期发挥显著的负向驱动作用。步入新发展阶段后,房价增速的驱动力量从早期的正向逆转为较大负值,而供应链与消费状况则在近期贡献较多的积极作用。现阶段,房地产以及地方政府债务因素能够为未来增长风险提供更加灵敏的预警信号。③分型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概率路径表明,伴随着国内经济的结构转型,L型收缩概率会呈现出明显的上行趋势,而当经济系统面临外生的风险冲击时,U型抵抗概率将迅速攀升,此时经济具备顽强的抵抗韧性。此外,2022年后实际增长趋势与最优增长趋势再度重合,这不仅说明中国经济的恢复韧性相对较强,同时也意味着现阶段的“三重压力”并未构成严峻的风险冲击。

 

作者介绍


隋建利,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吉林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金融风险管理等领域的研究,目前已在《中国社会科学》、《管理世界》、《世界经济》、《中国工业经济》、《金融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统计研究》、《财贸经济》、《经济科学》、《Finance Research Letters》、《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conomics & Finance》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等多项课题。

吕文强,吉林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主要为经济增长与经济风险、经济韧性等,研究成果发表在《中国工业经济》、《经济科学》、《南开经济研究》、《Finance Research Letters》等学术期刊。

 

论文引用

隋建利, 吕文强. 从“脆弱性”到“韧性”:中国经济在险增长的脆弱性溯源与韧性解构[J]. 中国工业经济, 2024(04): 17-36.




 

课题组相关文献延申阅读

  1. 隋建利,李悦欣,刘金全. 中国经济韧性的时空敛散与异质分化特征——基于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混频动态因子模型的识别 [J]. 管理世界, 2024, 40 (03): 16-36+73+37.

  2. 隋建利,吕文强,刘金全. 不确定性中的确定性——中国经济风险识别 [J]. 经济科学, 2024, (01): 35-61.

  3. 隋建利,吕文强,刘金全. 解构中国经济韧性——即时监测、联动辨识与贡献分解 [J]. 南开经济研究, 2023, (10): 22-43.

 

 



 

 

 

 

阅读次数[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