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开放进程中我国商业银行绩效演化的计量研究

金融开放进程中我国商业银行绩效演化的计量研究


作者 满媛媛

出版社 吉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简介

金融开放进程中我国商业银行绩效演化的计量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20165月。

摘 要:随着中国宏观经济高速发展,银行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传导机构,在发展和转型中获得了较高的利润。针对市场绩效的研究一直是产业组织领域研究的核心内容,从哈佛学派、芝加哥学派到后来的新产业组织理论都通过相应的理论体系确定影响市场绩效和企业效率的根源。然而产业组织理论对商业银行业绩效的分析一直没有确定性的结果,且由于阶段性特征的差异,国内外学者得到了大相径庭的结论。在我国商业银行业正处于金融开放过程中的转型阶段,如何维持高额利润下有效率的经营成为了热点讨论问题,但依照产业组织脉络对银行业绩效演化规律及影响因素的成果并不多见,在金融开放背景下结合利率变动和非传统业务展开的对银行业绩效银行因素全面展开分析的成果更为鲜见。因此,有必要研究我国银行业逐步开放和转型的过程中,影响银行业绩效演化规律的因素,并量化其影响。20世纪30年代,产业组织理论已经初步的形成了,其中做出较大贡献的代表人物就是哈佛大学的Mason和他的学生Bain(1959),在他们的经验性研究针对特定市场研究其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及市场绩效之间的关系,发现三者间存在着一定的单向的因果关系,这些学者被称为哈佛学派,其理论即是产业组织经典的结构-行为-绩效分析范式。20世纪70年代,由于“滞胀”现象的出现,引发了芝加哥大学教授Stigler等对哈佛学派观点的质疑,形成了芝加哥学派。他们认为结构-行为-绩效之间简单的单向因果关系是不符合现实的,现实的市场中三者之间的关系应是双向的、相互影响的,他们的经验性研究结果证实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获得了更高的生产率,这种效率的提升节约了成本,因此使企业获得高额的利润,最终形成了以大企业和高度集中为特征的市场结构。此后,一些学者对SCP范式的修订和补充,又逐渐形成了以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为基础和分析工具的新产业组织理论。在理论发展过程中,大量的检验和分析市场绩效影响因素理论和实证研究都是在西方市场经济条件下提出的,因此需要在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进行适应性检验。此前中国学者针对不同阶段的实证研究后发现了不同的市场特征。近几年,中国银行业资产快速扩张具有较强的特殊性和阶段性,以往注重资产规模、市场份额的粗放增长模式难以持续,利润持续高增长不可能是长期趋势。在迅速变化的经济结构和金融市场中,暴露出的银行获取高额利润的背后有存在较多的问题,对商业银行利润增长的驱动力的深入研究是十分必要的。这样不仅能够更准确的定量分析各因素对商业银行业绩效造成的影响,还能够使政府更具有针对性的制定和实施政策,更有效的促进金融业的健康发展,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依据10年的《中国金融统计年鉴》及各银行的年报数据,在产业组织的理论框架下,建立相应的模型,运用微观计量经济学方法,分析了中国商业银行业绩效演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具体的分析和结果如下:

1.根据理论建立模型检验我国商业银行业市场绩效的变化符结构主义还是效率主义的假说,确定我国商业银行业市场份额、市场绩效和效率之间的关系。首先,根据SCP范式分 析市场结构的动态变化规律,发现国有商业银行仍然占有70%以上的市场份额,但是在10 年当中有下降的趋势,高寡头垄断的市场格局正在逐步的弱化。其次,选取 Malmquist 生产率指数测度商业银行的效率,度量要素利用水平的动态指标的同时也可以看到了商业银行管理水平及技术进步情况。在前两步计算的基础上,最后借鉴经验性研究方法对商业银行业面板数据的估计后发现我国商业银行业绩效水平和市场结构无关,我国高寡头的市场结构是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因此不符合市场势力假说。模型结果显示效率和资产规模对绩效的提升存在正向影响,但前期效率的影响较大。分阶段模型证实结果显示,无论是国有还是股份制商业银行资产规模的扩张和效率的提升都使市场绩效有所提升,但股份制商业银行明显弱于国有商业银行。因此,继续保持国有银行效率提升的同时,目前仍以资产规模的扩张而获取高额利润的商业银行业也需要防范金融风险对信贷规模扩张的影响。针对股份制商业银行业的绩效水平弱于国有商业银行的状况,则可以通过兼并和建立有效的竞争制度来使其市场绩效逐步提升。

2.从竞争角度分析其对市场绩效演化的影响。结构法衡量竞争度对我国商业银行市场竞争的情况的统计性描述显示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程度略有提升。但是,基于结构法的度量这并不能从信贷规模的扩张的竞争程度上解释其市场绩效水平的变化,第4章选取通过能够 反映竞争动态变化的推测变分指标对竞争程度进行测度。测度过程中采用了广义矩估计的方法估计了贷款的需求函数,采用时点SUR对成本函数进行了估计。得到的结果显示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程度并不是沿着某一趋势持续变化的,而是波动性的变化的,但总体来看竞争程度降低了。对比来看,CV的变化和市场结构的指标的逐渐下降趋势并不吻合,其结果并不支持SCP假说。采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证实了竞争程度的变化是引起银行效率和绩效变化的主要因素,证实了效率结构假说的观点。选取脉冲响应函数对他们之间动态关联性分析后,发现竞争程度和效率之间的关系并不稳定的表现为正向的影响,但竞争程度在长期中能够引起绩效水平的提升,并且这种提升随着时间的持续作用更为显著。因此我国商业银行业需要引入更为完善的市场竞争机制、建立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和良好的金融市场秩序,如积极采用技术创新成果,发展技术,通过增加银行数量增强银行业竞争程度等手段来促进银行的竞争,从而提升行业的整体绩效水平。

3.针对我国商业银行业主要利润70%来源于存贷款利差的现实,及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仍将继续的背景。研究利率变动周期与商业银行绩效的关系面板数据中,为了体现不同银行选取的不同利率期限结构,首先构建综合利差的相应指标,绩效的指标选取考虑银行经营 中的成本及风险的绩效度量指标应用数据的协整检验、面板数据模型的估计方法检验两者的相关关系。发现综合利差的变动和银行绩效的变化是正相关的。为了更深入的了解利率周期 变动的短期及长期的影响,选取Flannery的部分调整模型从从长期和短期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国有商业银行比股份商业银行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更高,商业银行在目前获取高额收益的情况下,有必要考虑利率下降阶段的风险防范机制。利率市场化必然存在周期波动,因此需要规避利率风险,建立合理、完善的防范利率波动风险的机制。在这个过程中,金融业应密切关注利率波动的水平和周期性变动,在此基础上建立合理的、科学的资产负债管理机制。但考虑到商业银行业绩效提升的持续性,则需要考虑到非利息收入、金融创新工具及金融服务的推进。

4.针对金融开放进程中为获取更多的收益及规避利率波动风险的非传统业务产品选择, 描述性分析及模型估计的结果发现非传统业务在我国商业银行业的还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并且其结构并不丰富,同时市场也没有完全的规范化,其对银行业绩效提升的作用也有限。从相对比重上来看,非利息收入占比并没有一直提升,而是在2006点出现了下降,其中国有银行的非利息收入相对提升较大,而原来以非传统业务作为经营特色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在近些年中的非利息收入占比并不高,甚至低于国有银行。运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检验的研究结果表明,在银行金融改革进程中,国有银行利用其资金及规模的优势,在非利息收入的获取上有了快速的增长,但这种影响仍然较小,对银行收益影响最大的因素仍然是规模的扩张及存贷差的变化。但整体来说,发展商业银行的非传统业务,可以满足人们对金融服务的需求,而且有利于银行业绩效的提高。为了更细致的考察非传统业务中不同类型的差异,根据类型划分的非利息收入中,比重较大且较为稳定的就是佣金和手续费收入,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变化和佣金与手续费收入的变化几乎吻合。因此,在合理规划佣金和手续费收入健康的市场环境的前提下,在以其作为非利息收入主体的同时可以通过加大金融创新力度,丰富其来源构成,深化金融的混业经营,在提高服务水平的同时获得更多的收益。本文得到的经验研究结论有助于更加清晰地理解在金融改革进程中商业银行业绩效演化的特征,识别不同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的差异。最终,为保证我国银行业绩效水平的持续增长、抵御金融风险,有针对性的制定和实施公共政策,提高金融服务水平,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引导银行业结构优化升级,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商业银行业;金融开放;市场绩效;产业组织理论



阅读次数[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