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量经济研究中心2004年理论研究系列报告之一

数量经济研究中心2004年理论研究系列报告之一


发布时间:2004-04-05 07:04:49 作者/出处:root

数量经济中心刘金全老师讨论报告
讨论时间:2005年4月2日
讨论地点:东荣大厦三楼数量经济中心讨论室
指导老师:刘金全老师
讨论内容:
一、金融创新的含义
主要是指有别于以往的新技术、新工具、新机构与新制度安排的总称。主要是微观经济主体受利润最大化目标的刺激而进行的创新。金融创新通过市场和政府两条途径产生,它具有不同的历史阶段。
二、西方金融创新的理论
1.西尔伯的约束诱导理论,该理论认为金融创新的根本原因是金融行业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回避或摆脱其内部与外部约束。
2.制度学派的理论
认为金融创新是与经济制度互为影响互为因果关系的制度改革。金融体系的任何制度的改革或变动都可视为金融创新。
3.凯恩的规避管制理论
金融创新是金融机构为了获利而回避政府管制引起的。
4.金融创新的交易成本理论
认为金融创新的初因是降低交易成本。金融创新实际上是对技术进步导致交易成本下降的反映。
三、金融创新的动因与主要内容
1.逃避管制
主要是用来逃避银行的法定准备要求和对存款利率的限制。
主要形式有欧洲美元和银行商业票据、可转让提款通知书账户、自动转换储蓄账户和隔日回购协定。
2.规避风险
主要是回避60年代末70年代初由于高的通货膨胀率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导致的汇率与利率的高度波动。
主要的形式有期货和约、期权、互换交易等。
3.技术进步理论
新技术的出现导致金融创新。
主要是ATM与终端机的应用、网络银行、垃圾证券与商业票据的兴起等。
4.竞争趋同论
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之间的差异逐渐模糊。
四、金融创新的宏观与微观效应
1.微观效应主要是微金融机构拓展了生存空间,使投资者增强了抗风险的能力,同时使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加大。
2.宏观效应
(1)对货币需求的影响
金融创新改变了货币需求的构成,降低了货币需求的稳定性。
(2)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货币供给的层次划分更为困难,基础货币的可控制程度降低,加大了货币乘数的作用。
(3)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降低了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可测性、可控性和相关性。降低了货币政策工具的效力。扩大了货币政策效率的时滞。
五、中国的金融创新
我国金融创新起步较晚,发展快,吸纳性创新比较多,而原创性创新比较少。同时负债类业务创新比较多,资产类业务创新比较少。区域性较强,手段比较单一。
阅读次数[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