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题组承担的重大项目“宏观经济政策传导机制和风险问题研究”,经过三年的积极研究,整个课题研究在整体上进展顺利,现已按照计划完成了预期研究目标,本课题研究将申请鉴定和结项。
(一)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研究成果和创新评述: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成果可以分类为:
1. 对于货币政策作用机制和传导机制进行了系统的计量分析,在检验货币政策短期有效性的基础上,对于货币政策实际效果的灵敏性和滞后性进行了检验,并且得出了货币政策作用非对称性的基本结论;在对货币政策的工具研究上,系统地判断了我国利率政策的“流动性陷阱”问题,这对于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规则和实施细则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2. 对于财政政策作用机制和传导机制进行了系统的计量分析,在检验财政政策“挤出效应”等作用的基础上,对于财政政策的经济扩张作用进行了检验,并且也分析了财政政策作用的非对称性问题。
3. 对于经济政策风险问题进行了创新性研究,主要从金融市场波动性、货币供给和需求对于价格水平的反应、虚拟经济和实际经济之间的关联等角度,判断了“货币政策流动性陷阱”、“财政政策挤出效用”、“货币政策乘数变化”等政策风险形式,并给出了一些重要的政策启示。
4. 对经济增长过程当中的经济政策机制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对于我国经济增长阶段性和经济周期态势给出了基于典型化事实基础上的描述和度量,提出了我国经济政策机制依赖的基本经济环境和经济增长格局,并对加入WTO后的经济增长趋势,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途径等问题,给出了政策导向上的分析。
5. 对于经济政策的重要理论问题进行了研究,尤其对于货币政策的规则性和相机选择性、货币变量与产出变量之间的影响关系等进行了系统分析,并且判断了虚拟经济和实际经济之间的基本影响方式和作用效果。
本课题的主要创新可以归纳为:
1、在经济计量模型理论上提出并使用了“时变参数选择模型”,该模型是在状态空间模型中引入离散选择模型,并利用极大似然估计得到了一致估计。利用该模型描述货币政策对于实际变量的反应,得到了很好的经验结果,度量出我国货币政策规则改变和产生响应的时滞。
2、首次对于经济周期的非对称性展开全面研究,并对经济周期非对称性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多种角度的分析。从宏观经济调控角度看,货币政策作用机制和财政政策作用机制的非对称性是经济周期非对称性的主要原因,这是一种新的理论解释和计量支持。
3、提出了经济周期阶段性理论和经济增长的总量驱动假说,并且进行了必要的计量检验。本课题研究将我国经济增长阶段划分为“总供给单因素驱动阶段”、“总供给和总需求双因素驱动阶段”和“总需求单因素驱动阶段”,并利用这些总量驱动理论对于当前经济形势和政策效果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
4、本课题研究首次利用VaR技术来度量经济增长的向下风险,也既国家经济风险的代表性特征,并提出了动态测量和估计GaR的时间序列方法,也具体估计了我国经济增长的长期GaR和短期GaR。风险分析的结果表明,我国目前存在适度的增长风险,并且具有风险管理的单向性等特征。
5、本课题研究首次提出了我国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等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结论,并且判断经济波动性具有增长的“溢出效应”、通货膨胀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存在正相关的“Tobin效应”,这些事实对于制定经济政策和判断经济形势非常重要。
(二) 2003年第1季度完成的研究成果简介:
已经发表的研究论文有:
1、刘金全、张艾莲:“我国货币政策对于际冲击和名义冲击反应的灵敏性分析”,《中国经济问题》2003年2期。
2、刘金全、张海燕:“经济增长在险水平、条件波动性与经济增长态势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1期。
3、刘金全、邵欣炜:“预防性储蓄”动机的实证检验,《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年1期。
4、刘金全、崔 畅:“我国财政政策作用的阶段性和非对称性检验”,《财经科学》2003年1期。
即将发表的论文有:
5、刘金全、崔 畅:“实际经济与名义经济规模和活性的关联性分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2期。
6、刘金全、谢卫东:“我国经济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动态相关性的实证分析”,《世界经济》2003年4期。
7、刘金全、谢卫东:“从‘软着陆’到‘软扩张’”,《经济学动态》2003年第4期。
上述研究成果将在正式发表以后,将其主要结论和创新点归纳在本课题的结项报告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