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金融风险形成的微观机理:数理模型、计量方法与智能模拟研究》项目进展情况

《宏观金融风险形成的微观机理:数理模型、计量方法与智能模拟研究》项目进展情况


发布时间:2003-07-10 07:07:13 作者/出处:root

    本项目课题组从宏观金融风险的微观诱因、外在冲击因素以及宏观经济分析的微观模拟技术三个方面,采用数理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和仍智能模拟方法开始了全方位的研究工作,目前已发表学术论文8篇,完成待发表学术论文10篇。

已发表成果主要内容介绍如下:
1. 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分析,孟岩,张屹山,《经济纵横》,2003年第二期
金融衍生工具作为一种金融创新,弥补了传统金融市场上保险服务和投资基金、证券投资组合的不足,成为规避金融自由化过程中金融价格波动的主要工具。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金融衍生市场的高风险也日益显现出来。本文就金融衍生工具在风险防范方面的双面性进行
探讨,并对衍生工具的风险管理提出建议。
2. 中国当前财政政策引发通货膨胀的可能性与对策,张屹山,孙宇,《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第二期
近几年,我国各种价格指数连续下降,经济出现了通货紧缩的局面,政府实行积极的财政
政策是非常正确的。但是,我国的国民收入和政府财政能力是否允许在今后一段时期内连续采用诸如增发国债、扩大赤字的财政政策而不会引发通货膨胀,是急需研究的问题。我们通过对当前财政政策引发通货膨胀现实原因的研究,给出了防治通货的政策建议。
3. 股权结构与资本结构的相关性及其影响,王克敏,《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年第3期;
代理理论阐述了公司股东与管理者之间的关系,本文就公司股权结构与资本结构的相关性及其影响进行深入地探讨,认为外部股权与财务杠杆正相关;管理者股权同财务杠杆非线性相关;外部股权与财务杠杆的关系随管理股权的变动而变化。需强调指出,这些检验结果与行为监督假说、利益一致假说和管理者股权地位确定假说基本一致。
4. 微观模拟模型与宏观经济分析,张世伟,邓创,《东北亚论坛》,2003年3期
长期以来,宏观经济分析一直缺少坚实的微观基础。微观模拟模型以经济系统中的微观个体作为描述和处理的对象,应用计算机通过模型来模拟其状态和行为,通过对微观个体的状态进行统计分析来发现宏观经济的运行规律。国外学者的研究表明,微观模拟模型不仅能够使得宏观经济分析具有坚实的微观基础,而且使得研究政策的分配效应成为可能。
5. 新经济与传统经济,张煜,张屹山,《当代经济研究》,2003年3期
6. 西方银行管制与证券市场管制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王克敏,《财贸经济》2003年第5期;
世界大多数国家都对银行和证券市场进行管制的传统。在一般意义上,银行管制的主要目的是规避系统风险,避免金融危机;证券市场管制的主要目的是保护投资者利益,提高市场效率。然而,规避系统风险,保护投资者利益,提高市场效率并不是银行管制和证券市场管制的全部目的,而且,银行管制和证券管制的相互作用机制问题不容忽视。本文主要考察了银行管制和证券市场管制及其相互作用机制,进而论证了银行为基础的金融体制向以市场为基础的金融体制的过渡机制,急需破产法的建立和完善及其有效实施。
7. 基于主体计算经济学初探,赵东奎,张世伟,《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2期
基于主体计算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计算研究途径,它把经济模型化成由一系列相互作用主体的进化系统,通过建立智能模拟模型进行模拟实验的研究途径。基于主体计算经济学有助于我们理解经济自组织性、经济进化性和宏观—微观关联性。国外学者的研究表明,基于主体经济模型能够在更深的层次上和更广泛的范围内洞察经济问题。
8. 道德风险中的腐败及模型分析,王克敏,《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三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6月。
阅读次数[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