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吉林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隋建利教授、博士生霍子蓬和刘金全教授的合作论文“中国宏观经济韧性的理论框架、实践路径与政策选择”发表于《经济研究》2025年第2期。
《经济研究》是综合性经济理论类期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推动与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为己任,立足中国现实,坚持学术性、时代性、创新性和前沿性,致力于发表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事业中重大现实问题的高水平理论研究类文章,是国内各高校、研究机构公认的经济学顶级期刊。
论文概要
本文通过构建宏观经济韧性的理论框架,从收缩规模、抵抗能力、恢复潜力的视阈,剖析经济基本面、社会发展、经济行业、微观经济活力维度下宏观经济的收缩、抵抗以及恢复韧性,归纳中国宏观经济韧性的实践路径,结合对韧性提升方面经济性政策与非经济性政策的有效性评估,探讨增强中国宏观经济韧性的政策选择。研究发现:(1)高质量发展转型时期,宏观经济的收缩韧性呈现“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2022年以来,经济基本面、社会发展、经济行业以及微观经济活力维度收缩韧性的稳健增强,助推了宏观经济收缩韧性的快速回暖。(2)新发展格局时期宏观经济的抵抗韧性已初具规模,经济基本面、社会发展、经济行业以及微观经济活力维度的抵抗韧性,均展现了不同程度的增强迹象。(3)在韧性提升方面,同业拆借利率、税收收入以及国债收益率的政策有效性较好,非经济性政策的有效性总体较为优异。
作者介绍
隋建利,吉林大学商学与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吉林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金融风险管理等领域的研究。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世界经济》《金融研究》《中国工业经济》《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统计研究》《财贸经济》《经济科学》、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oney and Finance、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conomics & Finance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等多项课题。
霍子蓬,吉林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
刘金全,吉林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教授。
论文引用
隋建利, 霍子蓬, 刘金全. 中国宏观经济韧性的理论框架、实践路径与政策选择 [J]. 经济研究, 2025, 60 (02): 20-37.
课题组相关文献延伸阅读
隋建利,李悦欣,刘金全. 中国经济韧性的时空敛散与异质分化特征——基于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混频动态因子模型的识别 [J]. 管理世界, 2024, 40 (03): 16-36+7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