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吉林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刘达禹教授与其硕士生陆宇、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田方钰博士后的合作论文“中国通货膨胀的基本分型与优化治理:经验分析与政策模拟”发表于《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25年第1期。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主办,是中国经济学和管理学权威期刊,发表经济管理领域的原创性学术论文,注重理论性、思想性与前沿性,提倡理论、思想、数据、方法的有机结合,科学严谨地研究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涉及宏观经济、发展战略、政策评估、科技创新、数字经济、绿色低碳、模型方法等重要领域。
论文概要
文首先对中国历次典型通货膨胀进行了分型,随后构建多断点费雪方程识别出中央银行应对不同类型通胀的治理方略,并结合通胀直观成本明确了以往时期通胀治理的经验和不足,最后通过政策模拟为优化结构性通货膨胀治理提供了可行预案。研究发现:第一,中国的通胀问题可归为全局性问题和结构性问题两大类,全局性问题可分为全局性通货膨胀和全局性通货紧缩、结构性问题则包括物价正向“剪刀差”和物价逆向“剪刀差”;第二,2012年以前,中国物价端的矛盾主要是以全局性问题呈现,而在2012年以后,结构性问题不断凸显,物价正向及逆向“剪刀差”交替出现;第三,不同类型的通胀问题对应着不同的治理方略,对于全局性问题,令政策利率盯住CPI通常就可以化解;至于结构性问题,令政策利率盯住PPI则能取得较好的治理效果;第四,面对当下全局性低通胀嵌套结构性紧缩的复杂局面,通胀综合治理应更多聚焦于矛盾的始发点。考虑到本轮复杂型低通胀起源于消费端的长效需求不足,故盯住CPI端进行综合治理是最权宜的调控方略。
作者介绍
刘达禹,吉林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知网TOP1%高被引学者,入选首批长白英才计划和吉林省高层次创新人才计划,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社会经济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于《世界经济》《金融研究》《中国工业经济》《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统计研究》《财贸经济》《经济学动态》《国际金融研究》、Technologic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Economy、Energy Economics、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Economic Modelling、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conomics & Finance等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主持并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一般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全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面上资助项目和全国统计科学重点研究项目等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20余项,研究方向:宏观经济计量分析。
陆宇,吉林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已在《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和《经济学动态》两大权威期刊发表论文2篇,研究方向:宏观经济计量分析。
田方钰,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博士后,数量经济学博士,以第一作者身份于《中国软科学》《上海财经大学学报》《财经科学》等CSSCI权威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研究方向:宏观经济计量分析。
论文引用
刘达禹, 陆宇, 田方钰. 中国通货膨胀的基本分型与优化治理:经验分析与政策模拟 [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25(1): 29-50.
课题组相关文献延申阅读
刘达禹,徐斌,宋洋. 菲利普斯曲线“逆位反转”的机理阐释与政策合力下的经济复苏路径重塑[J]. 金融研究,2024, (02): 1-18.
刘达禹, 陆宇, 宋洋. 货币政策危机管理、货币调控概念误区与货币中介目标评价 [J]. 经济学动态, 2024, (09): 2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