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2021年数量经济学国际前沿讲座(十讲)成功举行

快讯| 2021年数量经济学国际前沿讲座(十讲)成功举行


发布时间:2021-07-13 09:00:30 作者/出处:

北京时间202173日至79日,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吉林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组织的2021年数量经济学国际前沿系列讲座(十讲)成功举行,来自海内外120余所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的近千名师生参与了线上学习和交流。

近年来,吉林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致力于为海内外学者提供高水平的国际化交流平台,目前已汇聚了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高水平学者与专家,并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2021年第十届数量经济学国际学术会议举办之际,中心精心组织的数量经济学国际前沿系列讲座,受到了与会专家学者和校内外师生的充分肯定和广泛关注,成为中心继“数量经济学国际讲习班”之后的又一精品学术活动。
 2021
年数量经济学国际前沿讲座(十讲)历时7天,中国社会科学院汪同三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洪永淼教授、中国科学院杨晓光研究员、厦门大学方颖教授、北京大学王鹏飞教授、上海财经大学周亚虹教授、复旦大学万广华教授、美国华盛顿大学温泉教授、英国赫尔大学李有伟教授、美国纽约大学冯阳副教授共十位海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分享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围绕国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以及经济学研究新范式等议题,与广大师生进行深入详尽的交流探讨,极大地鼓舞了广大师生紧跟经济发展步伐、不断探索现实经济运行过程中的新现象、新特征以及新规律,为我国经济发展改革中的重大决策问题提供更多有价值的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数量经济学国际前沿讲座第一讲由吉林大学陈守东教授主持。来自美国华盛顿大学的主讲嘉宾温泉教授首先介绍了最新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米尔格罗姆和鲍勃·威尔逊对拍卖理论的改进和新拍卖形式的发明,然后梳理了独立私人价值和相互依赖价值下拍卖理论的发展脉络,并说明如何在第一价格和第二价格拍卖中找到均衡的投标函数,以及如何将这些结果应用于公开价格拍卖,同时如何设计最优的机制。温泉教授还通过列举相关的社会资源分配事例探讨如何使用拍卖模型来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分配问题。最后,陈守东教授对此次讲座内容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对温泉教授的分享表示衷心的感谢。

数量经济学国际前沿讲座第二讲由吉林大学隋建利教授主持。来自北京大学的主讲嘉宾王鹏飞教授首先对美国经济发展史上资产价格存在的泡沫现象进行阐述,并对第一代资产泡沫和第二代资产泡沫的相关研究进行介绍,然后基于自己过去多年的研究成果重点阐述了第三代资产泡沫的相关理论机制、模型假设、模型求解等内容,最后就资产泡沫与宏观审慎政策调控展开相关探讨。在后续的提问环节,王鹏飞教授就动态规划部分相关技术处理细节的经济学含义、非理性泡沫等进行详细阐释,并指出现阶段关于资产泡沫的相关理论研究较为丰富,但是实证部分仍有较大的研究空间,中国有许多丰富的数据可以支持相关研究,因此鼓励大家结合中国数据展开相关实证研究,并表示希望能早日回母校和吉大师生展开面对面交流和沟通。

数量经济学国际前沿讲座第三讲由中国人民大学赵国庆教授主持。来自厦门大学的主讲嘉宾方颖教授首先对Rubin因果模型在政策评估方面的优势以及原理进行了详细介绍。Rubin因果模型仅需要对政策产生过程进行建模,从而降低了模型依赖性,该方法具有自由度较高、模型可检验性等优点,并且其动态处理效应与非线性脉冲响应函数具有等效性,可以作为DSGE模型的重要补充。方颖教授指出由于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在政策目标和传导渠道方面的相互关联,导致二者具有重要的协调问题,两个政策结合起来所产生的政策效果具体如何仍然有待进一步研究,因此可以将该方法应用于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政策的效果评估,从而具体研究相关政策组合对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及金融稳定的影响。基于此方法,方颖教授结合现有研究成果,分析了不同政策组合的政策效果和传导渠道。最后,赵国庆教授对方颖教授的讲座内容进行了精彩总结。在提问环节,师生们就DSGE模型检验、宏观审慎政策指数构建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数量经济学国际前沿讲座第四讲由日本小樽商科大学刘庆丰教授主持。来自美国纽约大学的冯阳副教授提出了一种用于稀疏分类的整合分类框架——随机子空间整合(RaSE)。冯阳教授首先对RaSE算法以及子空间的选择标准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讲解了该算法在特征排序上的应用,并给出了分类错误率的一个上界。进一步,冯阳教授讲解了RaSE算法的迭代版本,并指出了其在高维随机子空间选择上的优化作用。最后,以一个二分问题为例,冯阳教授向大家展示了RaSE算法在解决稀疏分类问题上的优越性,同时在CRAN上为研究者贡献了RaSE算法扩展包(RaSEn)。刘庆丰教授阐述了冯阳教授提出的随机子空间整合方法和传统的随机森林方法在算法思想上的巧妙之处,并就添加惩罚项以缩小整合方差这一角度提出了完善建议。刘庆丰教授指出,经济学和机器学习方法的融合是计量经济未来发展潜力较大的研究方向,鼓励大家进一步深入学习相关知识,并表示希望冯阳教授能够再次为广大师生提供这样精彩的讲座。

数量经济学国际前沿讲座第五讲由华中科技大学杨继生教授主持。来自上海财经大学的主讲嘉宾周亚虹教授指出传统OB模型(Oaxaca-Blinder分解)只提供了因变量在组间整体平均差异的分解结果,因此周亚虹教授提出了一种新的反事实分解方法——因变量条件(outcome conditioned, OC)分解,该方法是对传统OB模型的扩展,其目的在于揭示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结构与构成效应在被解释变量分布不同位置的异质性演变,随后周亚虹教授对OC分解模型的估计和识别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将其应用于分析教育水平对不同收入阶层收入增长差异的作用。最后杨继生教授对本次讲座进行了总结,并评价称周亚虹教授的研究对于优化居民收入结构、畅通国内循环具有重要意义。


数量经济学国际前沿讲座第六讲由吉林大学张世伟教授主持。来自复旦大学的主讲嘉宾万广华教授在其最新研究中,首次区分出生季节的先天性和后天性收入效应,并借鉴跨学科成果聚焦母亲孕期光照对个体收入的影响,同时检验入学制度安排和健康机制在中国是否存在,研究结果表明秋天出生(母亲冬天受孕)的个体收入更高,其收入水平与母亲怀孕中晚期接受的日照时长正相关,而研究其机制时发现孕中晚期接受光照更多的胎儿其后天健康水平确实更高,从而帮助提升了个体收入。因此,个人、家庭、社区和政府均需重视胎儿的发育成长,尤其要为农村贫困地区和低学历的孕妇提供经济和其它方面的帮助,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在个体出生后,对后天因素的干预和支持。这对个体和国家人力资本的形成与积累,进而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最后,万广华教授就模型设定等问题与参会师生们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数量经济学国际前沿讲座第七讲由华侨大学赵昕东教授主持。来自英国赫尔大学的主讲嘉宾李有伟教授首先以一系列关键词为线索,回顾了动量效应研究的发展历程。从传统的横截面动量效应到比较前沿的日度动量效应研究,李有伟教授详细地介绍了动量效应广泛存在的证据,并指出了相关研究在理论建模上的困难。在What Can Explain Momentum?—Evidence From Decomposition一文中,李有伟教授归纳总结了关于动量效应成因的全部解释,并通过分解回归系数的方法计算比较了各种解释对动量效应的解释能力,研究发现,对于动量效应的成因,现存各种理论尚不足以给出充分的解释。针对备受关注的动量崩溃问题,李有伟教授简要地介绍了风险调整动量策略,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广义风险调整动量(GRJMOM)这一新理念,以缓解高动量风险的负面影响。针对中国股市动量效应的实证结果,李有伟教授认为隔夜动量效应与日内动量效应的相互抵消可以作为中国股市动量效应弱的一种解释。针对因子动量效应研究,李有伟教授团队通过对20个因子的数据集的检验发现,因子动量效应总体较弱。

    


数量经济学国际前沿讲座第八讲由吉林大学方毅教授主持。来自中国科学院的主讲嘉宾杨晓光研究员首先对社会近邻性这一概念进行了详细地阐述,并总结了现阶段社会近邻性在金融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杨晓光研究员团队借助20101月至20136月商业银行的中小企业贷款数据以及每笔业务对应的客户经理信息检验社会近邻性对银行贷款的影响。考虑到借款方对客户经理让利行为、领导照拂行为以及客户经理和借款方相互勾结行为可能会对结果造成影响,因此借助银行轮岗制度、领导来源地区分等手段能够排除这种因素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地客户经理能显著降低违约率以及贷款利率,当地的客户经理在获取难以采集的负面信息时具有更大的优势,可以通过改进筛选来确定质量更高的借款人。


数量经济学国际前沿讲座第九讲由吉林大学孙巍教授主持。来自中国科学院大学的主讲嘉宾洪永淼教授首先对现代经济学的实证革命可信度革命进行了简要介绍,然后指出大数据的出现与广泛应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丰富信息,对科学研究范式产生了深刻影响,并基于从模型驱动到数据驱动从参数不确定性到模型不确定性从无偏估计到正则化估计从低维建模到高维建模从样本内拟合到样本外预测从低频数据到高频数据从传统数据到新型数据从结构化数据到非结构化数据从人工分析到智能化分析九个方面展开阐述。洪永淼教授指出数据和机器学习正在改变经济学的研究范式与研究方法,我们需要重视新兴学科与交叉学科的发展建设。最后,在提问环节,洪永淼教授就预测准确性、核函数选择、维数灾难等相关问题为同学们进行了深入讲解。


数量经济学国际前沿讲座第十讲由吉林大学张屹山教授和南开大学张晓峒教授共同主持。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主讲嘉宾汪同三研究员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引入,重点阐述了消费对扩大再生产的作用,并指出分配(也就是收入分配)问题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核心问题,可以从宏观、微观两个层次进行分析。宏观方面,宏观经济政策会更多地重视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平衡,收入分配结构上,应处理好居民可支配收入和人均GDP之间比例的关系,应提高人民收入水平,要有利于尽快形成和扩大稳定的中等收入群体,要实事求是、符合发展规律,兼顾需要和可能。在微观方面,收入分配问题主要是居民收入的差距问题,虽然我们基本扭转了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势头,目前仍然有大量居民的收入偏低,继续缩小差距仍然是十分艰巨的任务。

阅读次数[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