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 2020年第九届ISQE会议“经济发展与消费”分论坛成功举行

快讯 | 2020年第九届ISQE会议“经济发展与消费”分论坛成功举行


发布时间:2020-08-28 13:12:28 作者/出处:

8月27日,2020年第九届数量经济学国际学术会议的“经济发展与消费”分论坛以线上会议的形式成功举办,主题论坛分为上午和下午两场,共计八篇学术报告。

第一阶段学术报告由威斯康星大学董凤霞副研究员和吉林大学郭英彤教授主持。肯塔基大学Christopher R. Bollinger教授、罗格斯大学肯顿商学院焦伟助理教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王俏老师以及莫纳什大学商学院副院长Gary Magee教授分别以《The Expansion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Household Saving in China》《The Added Bonus of Foreign Investments》《How strong is the Chinese government's invention in the labor market?》《The Evolution of Political Traditions and Regional Variation in Resistance in Nazi Germany》为题进行了研究分享

第一位报告人Christopher R. Bollinger教授首先提出了高等教育是否影响家庭储蓄行为的问题,他建立了一个决定家庭储蓄的两期模型,并在理论上对高等教育机会增加促使低储蓄家庭增加预防性教育储蓄的现象作出了阐释,同时,利用高等教育空前扩张时期的中国家庭调查数据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实证检验。文章首先估计了教育扩张后儿童接受高等教育概率的变化,而后又详细估计了教育改革前后家庭接受高等教育概率的变化对储蓄率的影响。研究显示:家庭学龄儿童上大学的可能性每增加10个百分点,家庭的储蓄率就会提高7个百分点。这一重要发现为阐释中国家庭的高储蓄率特征提供了全新视角。

第二位报告人焦伟老师指出,随着经济日益全球化,外国信息对公司价值的影响程度日趋加深,但我们对外国信息在各国股市上的传播机制知之甚少。焦伟老师表示,活跃的国际共同基金经理可以将外国信息传播到美国跨国公司的股票价格中,他认为当这些基金经理利用他们的外国信息来交易美国跨国公司的股票时,会对股票价格产生影响,从而传播外国信息。当这些基金经理在非美国市场表现突出时,这种异常回报会更加明显。同时,焦伟教授还指出,企业管理者还将学习和利用这些基金经理传播的外国信息指导跨国公司在外国市场特别是新兴市场的投资,这一研究进一步强调了国际资产管理在全球市场信息传播和提高跨国公司实体经济效率方面的重要性。

第三位报告人王俏老师提出了一个在工会化劳动力市场中确定工资和就业的有效谈判模型。王俏老师首先利用非参数序列估计法和模拟矩法估计就业的边际效用,随后应用非参数面板数据估计方法和CCER数据库中的企业纵向数据对有效合同中就业的异质性边际利润和利润函数进行估计。在分析了九种不同类型企业议价能力的非参数估计结果之后,王俏老师指出中国政府在劳动力市场上的议价能力非常高,而政府应该适度减少这种干预,从而真正地提升劳动供给者的议价能力。

第四位报告人Gary Magee教授以战前纳粹德国经历的抵抗形式的区域模式为出发点,对根深蒂固的政治传统与抵抗法西斯政权的地理表现进行了相关性分析。Gary Magee教授将现代经济和政治现象的空间差异与过去形成的事件或价值观相互联系,探讨了1848年德国革命、第二次民主大会和帝国选举中选民投票率的空间差异,同时还进一步比较了因叛国和叛国罪被捕差异的相关性。研究发现,增加国会的选区代表在选区内出现共产主义起义以及增加选民投票率,都会使居民的无条件预期收费上升。


第二阶段学术报告环节由宁波大学王朝晖教授和中央财经大学王立勇教授共同主持。东北财经大学齐鹰飞教授、中央财经大学王立勇教授、吉林大学刘达禹副教授以及安徽财经大学高新老师分别以《政府消费的生产性——基于生产网络模型的刻画、分解与检验》《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经验证据与机制解释》《中国的城市空间结构演化与雾霾治理》《可行能力、关税传导与消费者福利》为题进行了研究分享


第一位报告人齐鹰飞教授就政府消费是否通过生产性渠道作用于经济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解释。研究发现,将政府消费引入带有生产网络的多部门一般均衡框架可以实现对政府消费生产性效应和需求侧效应的刻画和分解。此外,政府消费冲击还将借助生产渠道在生产网络中传导、放大和扩散。随后,文章进一步通过行业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政府消费具有显著的生产性效应,并且该效应作用于行业生产率进而影响产出的过程具备4年时滞,这一结果将对财政政策制定,特别是财政支出的结构优化提供重要借鉴。

第二位报告人王立勇教授以中国加入WTO为背景,研究了贸易不确定性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文章以中国加入WTO这一事件为基础构建了准自然实验,借助双重差分模型来推断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中国加入WTO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出现明显下降,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和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下降会显著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企业出口行为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显著异质性;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是通过企业出口行为来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这一研究表明鼓励企业出口将有助于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第三位报告人刘达禹副教授首先谈及了我国城市化发展造成的雾霾污染现象。文章提出利用修正的夜间灯光数据构建城市多中心化指数,并采用时变面板模型来进行机制检验,主要得出三点结论:一是现阶段收入增长与空气质量已体现出明显的协同发展趋向;二是区域多中心化发展对雾霾污染具有显著的先促升而后促降的作用机制;三是当前中国的二产发展和交通运输已不再具有显著的污染促升效应。此外,刘达禹副教授还指出,多中心化的城市集群结构必将是中国长期内区域城市布局的必由之路,政府与环保部门需完善体制机制设计,加强对环保技术开发的支持力度,增加对清洁能源开采的补贴和支持,完善环保规制的奖惩措施,以此为中国城市生态的持续改善和长期内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坚实力量。

第四位报告人高新老师将消费者异质性纳入贸易理论进行论证,发现消费者异质性抑制了关税传导机制的作用。随后,文章进一步借鉴可行性理论和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利用收入转换效率测度消费者异质性,从而很好地刻画出我国消费品的关税传导路径。基于此,高新老师作出三点判断:一是关税对进口国消费品价格传导具有不完全性;二是消费者越来越关注产品质量等其他属性,这抑制了关税传导机制的作用;三是基础设施、网络覆盖率以及中间品进口等与消费品价格负相关。这些重要发现说明,关税的部分提升未必会对我国企业产品出口形成决定性影响,产品质量等其他要素的变化也会在这一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八位主讲老师的报告精彩纷呈,与会嘉宾和同学就报告内容展开了热烈的讨论。2020年第九届数量经济学国际学术会议经济发展与消费分论坛顺利落幕,取得了与会嘉宾的一致好评。


阅读次数[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