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第3期吉大数量经济学术论坛成功举行——中国金融发展水平的测度、评价及应用研究

2019年第3期吉大数量经济学术论坛成功举行——中国金融发展水平的测度、评价及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9-06-17 15:48:15 作者/出处:

 6月13日,我中心组织的“吉大数量经济学术论坛”2019年第3期在匡亚明楼284会议室成功举行。吉林大学齐红倩教授及博士研究生李志创,就“中国金融发展水平的测度、评价及应用研究”这一议题及阶段性成果进行了汇报,并与参会师生进行了充分交流。

 李志创博士认为,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包容性、普惠式增长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特征之一。从居民(群体、组织)的角度来看,受传统金融排斥和金融创新不足的影响,农民、城市中的低收入群体、小微企业等的金融需求尚未得到充分满足。据2017年全球普惠金融数据库的数据进行计算发现,中国目前尚有2.2亿成年人未享受到基本的金融服务,约占成年人总数的五分之一。发展普惠金融就是要为这些金融弱势群体(组织)提供充足且适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因此,李博士认为无论对于居民个人而言,还是对于整个经济发展而言,发展普惠金融都是极其重要的。此外,当前中国已经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银行体系,股票市场和证券市场也分别是世界上第二大和第三大市场。尤其是得益于传统金融部门的供给不足、数字技术的长足发展以及监管部门的容忍态度,中国的数字金融业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这些均为我国发展普惠金融提供了充足的条件和有利的外部环境。因此,我国适时地将金融发展战略从传统金融向具有减贫作用的普惠金融转变。

 李博士在本期论坛的学术报告主要依托于其不久前完成的博士毕业论文“中国普惠金融发展与包容性经济增长问题研究”及其前期成果。其在博士论文中,一方面创新地提出从投入产出转化效率的角度对普惠金融发展进行测度,这为衡量普惠金融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根据对普惠金融发展的测度结果,进一步检验了普惠金融发展对包容性经济增长及其各维度的影响机制。另一方面,在博士论文的最后一部分,创新地从微观群体的角度对普惠金融发展进行测度和评价,以寻求有针对性地提升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微观路径。其前期成果集中于“金融发展对消费、不平等影响”的讨论,如在《经济科学》、《农业技术经济》和《南京社会科学》等刊物上发表的论文。

 

 自2005年联合国首次提出普惠金融概念以来,有关普惠金融的研究日益增多,但是目前关于普惠金融尚未形成较为一致的定义。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普惠金融具有多维性质,涵盖了从支付和储蓄服务到信贷、保险、养老金融和证券投资服务等多个领域;另一方面,不同国家(地区)因其经济和金融发展水平、社会发展优先事项以及对普惠金融问题的认知程度等存在较大差异,因而对普惠金融定义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为此,李博士首先对普惠金融的概念进行了清晰地阐述,并认为普惠金融的定义包含两个重点:一个是服务对象的广泛性;另一个是服务内容的层次性。从服务对象的广泛性来看,李博士认为普惠金融的服务对象应该涵盖社会各个阶层,而不仅仅是低收入群体。原因在于:实际上很多收入不低甚至较高的群体也应该是普惠金融的服务对象。例如,当前中国正在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群体占人口总数的比重接近五分之一,老年群体的金融需求已不容忽视,但老年群体难以获得有效的金融服务,且更容易成为金融诈骗的对象。另外,不断发生的“校园裸贷”事件说明,青年群体尤其是大学生具有较高的金融服务需求,但同样难以获得充足的正规金融服务。因此,普惠金融的服务对象应该更为广泛。从服务内容的层次性来看,普惠金融也可以视为金融服务需求层次不断被满足的过程。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类似,社会成员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也存在着由低级到高级延伸的层次性,更高层次的金融服务需求得到满足,意味着普惠金融发展达到更高的水平。

 然后,李博士对其第一个研究价值点——从投入产出转化效率角度对普惠金融发展的测度进行了介绍。迄今为止,已有关于普惠金融发展测度的研究均采用综合评价方法计算普惠金融发展综合指数,该方法的主要原理是,在构建普惠金融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通过主观或客观的赋权的方法为各指标分配权重,进而计算得到衡量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数。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是,李博士认为普惠金融发展的指标体系实际上包含了投入和产出两个维度,并提出通过构建DEA评价指标体系,从投入产出转化效率的角度测度普惠金融发展,这为衡量普惠金融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通过结合具体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2006-2016年间我国普惠金融发展效率呈波动上升态势,且持续表现为规模报酬递增状态,即我国普惠金融投入能够有效地转化为产出;分地区的研究发现,我国各地区普惠金融发展效率呈现出“东部—西部—中部”的发展格局,且中、西部地区存在明显的追赶效应。

 接着,李博士以其在《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杂志上发表的论文为例,介绍了他的第二个研究价值点——基于微观群体角度对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测度和评价。已有对普惠金融发展测度的研究主要是从宏观角度进行的,这种测度结果仅能从宏观角度提供关于普惠金融发展整体现状或者变化趋势的相关信息,而无法衡量普惠金融对不同群体的服务程度,但是不同特征的群体在使用金融服务过程中的异质性是明显存在的。因此,李博士的这篇论文利用世界银行最新公布的2017年全球普惠金融数据库,采用Probit模型,从微观群体角度识别普惠金融对不同特征群体的服务水平。结果发现,我国正规金融对青年和女性群体的包容程度相对有限,非正规金融和数字金融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这两类群体使用金融服务的可能性,但并未显著改善老年群体对金融服务的使用情况;较低的收入水平导致我国居民对非正规金融较为依赖,数字金融的出现也并未明显改变这种现状;受教育程度和就业水平的提升均能够促进普惠金融发展,但这种促进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

在介绍完阶段性成果之后,李博士就自己求学生涯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与大家进行了分享。具体提到了四点:第一,在阅读文献时,除了要挑选高质量的文献外,还必须保证一定的文献阅读量;第二,要注重观点和思想的创新,积极寻找突破点,敢于尝试跨学科的结合;第三,作为数量经济学专业的博士,实证过程一定要具有严谨性、完整性、稳健性;第四,注重细节上的创新,以及细节上的规范性。

 最后,齐红倩教授以书面形式就汇报的主题及内容进行了总结。齐红倩教授简要地介绍了多年来围绕经济学理论和现实问题所做的研究工作与研究贡献,对李志创博士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对普惠金融测度的创新给予了肯定。并以李志创博士的毕业论文为样本,进一步展望了未来普惠金融领域的相关研究特点和研究方向。此外,齐红倩教授根据自己多年来对博士、硕士的指导经历,分享了自身在指导研究生选题、培养学生治学态度、提高研究生学术水平,以及调整学生心态等方面的经验与体会,并重点剖析了指导老师与学生在学术研究和沟通过程中出现的困惑和误区,强调了学生与老师保持经常性学术沟通、合理安排进度目标以及发散阅读与深度思考的重要性,并结合师门学生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思路。齐红倩教授对学术研究的严谨态度、以及提升师门学生整体素质的方式方法受到与会师生的一致认可与高度评价。

 

本期论坛汇报人简介:

 齐红倩教授,现为吉林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齐红倩教授长期从事经济学的科研与教学工作,研究方向为微观经济计量,涉及到经济学需求、供给以及政府行为等相关领域。国家社科基金通讯评审和项目结项成果鉴定专家、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评审专家。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主持、完成国家级、省部级重大、重点项目10余项。齐红倩教授在《管理世界》、《中国工业经济》、《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统计研究》、《经济科学》和《经济学家》等CSSCI来源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出版高水平学术著作1部,其中发表论文分别荣获吉林省社会科学成果一、二、三等奖,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此外,齐红倩教授为吉林省政府及相关部门提交的决策咨询报告被有关决策部门采纳,为政府宏观调控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以下仅列出齐红倩教授指导其学生李志创博士在近3年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1]齐红倩,李志创.中国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测度与评价——基于不同目标群体的微观实证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9,36(05):101-117.

[2]齐红倩,李志创.小额信贷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基于小额贷款公司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南京社会科学,2018(09):31-39.

[3]齐红倩,李志创.金融发展与金融一体化对消费风险分担的影响研究[J].经济科学,2018(03):89-101.

[4]齐红倩,李志创.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消费影响的时变特征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18(03):110-121.

[5]齐红倩,李志创.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消费影响的非线性效应分析[J].数量经济研究,2016,7(02):111-127.

 

 

 

阅读次数[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