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内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根据《财政部、教育部关于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管理的意见》(财教[2008]233号)文件精神,提升我校自主创新能力、原始创新水平与高层次人才培养水平,为科技人才成长创造条件。根据学校通过的《吉林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规定,现启动2011年基本科研业务费中的“科学前沿与交叉学科创新项目、创新团队建设项目、杰出青年项目、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平台基地建设项目”。具体安排如下: 一、科学前沿与交叉学科创新项目 1、支持范围及立项条件 重点支持40岁以下具有博士学位的年轻教师开展科学前沿与交叉学科创新项目研究。 (1)学科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大、能保持或提升科研持续发展能力的储备性研究; (2)瞄准世界科学发展前沿、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学术思想新颖的前瞻性和自由探索性研究; (3)以科学前沿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排的重大需求为导向、以交叉科学和复杂体系研究为对象的交叉研究。 2、申报条件 (1)不设项目申报指南,自由选题,单项资助经费5万元,项目研究周期不超过2年; (2)每个申请者只能申报一个项目,课题组参加人员不能同时参加两个(不含两个)以上项目的申请; (3)不得申报与国家科技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竞争性选题重复的项目,或与企事业单位已有成果、已公布有重大进展的科研项目重复的研究; (4)各单位严格按限额指标(指标数另行通知)操作; (5)国家重点实验室原则上使用本实验室基本科研业务费立项; (6)科学前沿与交叉学科创新项目需要提供查新报告; (7)已承担2008、2009、2010年科学前沿与交叉学科创新项目的负责人不能申报。 3、遴选和审批程序 (1)各单位根据限额指标确定资助数,自行组织答辩,由学术委员会确定拟资助项目。 (2)确定资助的项目经各单位公示后立项。 二、创新团队建设项目 1、支持范围 创新团队建设项目,主要资助以组建重大项目研究团队为目标而申报的包含若干子课题的项目,以及申报国家创新群体、教育部创新团队未获得批准但参加答辩的团队。 2、申报条件 (1)申请创新团队建设项目的团队分为A类、B类两种。 A类团队的条件为正在受聘的“” 特聘教授或讲座教授领导的课题组。 B类团队的条件: ①属于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重点学科、工程研究中心、985平台、“十一五”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或吉林省重点学科; ②有稳定的、有特色的研究方向,有明确的国家需求,有标志性的在研纵向重大科研项目,包括:承担方向牵头性项目或领域开创性项目,在研项目单项强度200万元以上的不少于1项,并有若干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纵向课题; ③有比较充足的科研课题经费,近三年内平均每年纵向科研课题进款不少于300万元,年科研经费总进款不少于500万元; ④已经形成稳定、紧密的研究队伍,团队在国内外有影响,有标志性的研究成果(近三年有国家级、省部级二等以上成果奖励,并有一批高水平论文、专利和鉴定成果),在国内该领域处于前列位置; ⑤团队人员组成中至少有3名以上教授,其中至少有1名45岁以下教授;团队至少包括3名以上副教授和具有博士学位的讲师,还可以包括专业技术人员等;所有成员中,45岁以下人员不少于65%;团队成员围绕重大项目和对应方向的紧密结合,团队部分人员可以来自其它相关学科。 3、申报要求及审批程序 (1)单项资助强度不超过10万元,项目研究周期不超过2年; (2)创新团队项目由牵头单位负责组织申报; (3)创新团队项目由各学部学部长组织学部学术委员会进行评审,拟资助创新团队项目经公示后立项; (4) 资助限额另行通知。 三、吉林大学杰出青年基金项目 1、支持范围及立项条件 资助40岁以下,获得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资助计划,并且至少承担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教师争取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计划和等。 2、遴选和审批程序 (1)申请项目由各学部学部长组织学部学术委员会进行评审,经答辩、质疑,并对经费预算进行审核后,确定拟资助项目。 (2)确定资助的项目经公示后立项; (3)资助限额另行通知。 四、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平台基地建设项目 1、支持范围及立项条件 用于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设立的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和自主课题,其中用于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经费不少于50%,单个项目经费不超过5万元。 2、遴选和审批程序 (1)实验室开放基金是吸引国内外人才到实验室来工作或利用实验室的条件开展高层次、高水平的合作研究工作而设立的。选题内容必须围绕本实验室的研究方向; (2)自主课题的选题原则是支持开展学科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大、能保持或提升科研持续发展能力的储备性研究,瞄准世界科学发展前沿、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学术思想新颖的前瞻性和自由探索性研究,以及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排的重大需求为导向、以交叉科学和复杂体系研究为对象的交叉研究。资助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从事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领域的交叉性研究或探索性前沿研究。项目运行期两年。 (3)已获得2009年、2010年科学前沿与交叉学科项目和平台基地建设项目资助的人员不能申请本类项目; (4)自主选题项目需提供查新报告; (5)项目由重点实验室的学术委员会进行评审,并对经费预算进行审核后,确定拟资助项目; (6)确定资助的项目经所在单位公示后立项; (7)资助限额另行电话通知。 五、申报材料要求和时间安排 1、科学前沿与交叉学科项目和平台基地建设项目统一填写申报书(格式见附件1),并将申报材料交各中层单位。 2、杰出青年和创新团队项目统一填写申报书(格式见附件1),一式6份于3月21日前将材料交至 (1)理学部:申报材料交至数学楼425室 电话85166982 朴老师 (2)工学部:申报材料交至逸夫教育大楼B区916室 电话85095448 王老师 (3)地学部:申报材料交至朝阳校区实验楼212室 电话86781153 王老师 (4)信息学部:申报材料交至南区理化楼D区113室 电话85168244-8208 冯老师 (5)医学部:申报材料交至原白求恩医科大学校部楼107室 电话85619276 崔老师。 3、农学部各类申报材料统一交至农学部科技处。 4、学部联系人及中层单位须在3月28日前将加盖公章及领导签字的确定资助清单(见附件2)及电子版交至科技处项目办;另外,各单位于3月28日前需要将确定资助的2011年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基本信息(见附件3)电子版上报。(注:附件3中附有“填写说明”以及填写样例;附件4《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用于查询填写附件3时的“国民行业代码”字段;附件5《学科分类与代码》用于查询填写附件3时的“学科代码”字段。) 5、确定资助项目的负责人于4月8日前将申报书电子版(WORD)、申报书中签字页电子版(PDF)和附件电子版(PDF)上传至基本科研业务费网站(http://10.100.66.55;初始用户名和密码为工作证号)。 6、确定资助项目的纸质材料由各中层单位存档。 7、以上各类申报项目的起止时间统一为2011.5-2013.5 8、联系方式:85168106 陈磊 韩阳 Email:kjcxmb@jlu.edu.cn
附件1:申报书格式 附件2:2011年自然科学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清单 附件3:2011年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基本信息 附件4: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 附件5:学科分类与代码
科技处 二〇一一年三月四日 |
![]() |